巴西学者:惠誉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背后是根深蒂固的经济政治利益
在改革的初始动机上,小平同志首先考虑到的是人民的福祉,而后延伸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本质问题。
结合上文对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判断,2018年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仍将是稳健中性,经济增速放缓压力不小,实质性加息(基准存贷款利率调升)的可能并不高。央行来年维持当前货币政策目标的可能性较高,利率调控也更多是集中在金融市场而非传统存贷市场。
PPI在供给侧改革和环保去产能的推动下连续12个月保持在5%以上,但CPI表现低迷,春节后始终在2%以下徘徊。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放缓和固定资产投资今年以来的持续下滑,中国经济近期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当然有压力也会有支撑,笔者认为2018年中国经济依然会展现出韧性的一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最后是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建立。环保限产则将继续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抓手而延续。
虽然中国央行出于发展和稳定的考虑,并未调升基准存贷款利率,但是金融市场利率却一直处于加息通道中,且四季度以来幅度有所加大。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也表明,自2016年以来在供给侧改革推动下的环保督查去产能政策措施,2018年将会延续。塞勒等人(2004)设计并实施了一个能通过克服自控和其他行为偏差来提高养老储蓄的计划。
他们的结论与他们的理论吻合:(1)不同的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具有显著的联动性(它们都是由投资者的情绪波动造成的)。承诺机制的真实例子有斯特罗茨(1956)和塞勒(1981)提及的人们承诺为圣诞节储蓄的圣诞俱乐部、药物赛可尼(过度使用会有不适感)或者安塔布司(服用后饮酒会感觉难受)。随后塞勒及其合作者(Post et al.,2008)研究了有重大利益时的私房钱效应和保本效应(数据来源于电视游戏节目《一掷千金》)。这些结果和古斯等人当初的观察结果一致,也和之后研究最后通牒博弈的大量文献的结果吻合(Camerer,2003)。
在后续的工作中,为了理解个体认知结构以及评价它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他发展出心理账户(Thaler,1985,1999)理论。在这种情况下,一价定律为公司X与公司Y的股价提供了可检测的限制条件。
近期,切蒂等人(2014)使用丹麦的数据论证,含有自动参加机制的储蓄计划不会挤出其他储蓄,也不会增加负债。4.1 定价和工资设定中的公平 索洛和阿克洛夫(分别为1987年和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分别指出,对公平的关注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经济不景气时公司不愿削减工资。然而,正如莫里斯·阿莱(Maurice Allais,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1951年指出,在某些情况下,真实行为与期望效用理论的预测存在系统性差异(Allais,1953)。或: 6美元给你自己,在第一阶段选择平分资金的同学什么都得不到,而在第一阶段选择拿走18美元的同学得到6美元。
但正如塞勒(1980,第44页)描述的结果,人们对问题(a)的答案和问题(b)的相差一个数量级甚至更多。这个实验设计和随后的第三方惩罚实验有关,在那个实验中,第三方(不会受到不公平行为或违规行为的影响)会惩罚采取不公平行为的人。一般来说,决定资金分配的行为主体(即独裁者)能够自由地分配这笔钱,而不是像卡尼曼他们的文章中那样必须在两种分配方案中选择。它由塞勒创造,描述的是相较于无主之物,当某商品被个体拥有就会存在价值被高估的现象。
尽管在随后的实证研究中,他们的横截面均值回归模型被证明是稳健的,但他们的解释仍然受到了质疑。第三,一些人愿意放弃自己的收益,以惩罚那些有不公平行为或者违背规则的人,即使那些不公平是针对其他人的。
人们倾向于把付现成本看作损失,赋予更大的权重,而把机会成本当作放弃的收益,并赋予较小的权重。尤其是公司Y的市场价值理应永远不低于其持有的公司X的价值,而且如果公司Y持有除公司X的股份之外的其他资产,那么公司Y的股价理应更高。
而在暴风雪过后的早上,他们把价格提高到了20美元。塞勒要求其实验对象在不同时间线上的收益之间做出假想的选择,他发现事实上现在和不远的未来之间的贴现曲线比遥远的将来各时期之间的贴现曲线更陡峭。拉蒙特和塞勒用Y的市场价值减去Y所持有的X公司股份的市场价值,得到了Y所持有的其他资产的隐含价值,即自有价值。实验结果与预测相同,在代币市场中没有禀赋效应。同样是一辆新车的价格提高了200美元,也许是因为标价提高了,也许是因为折扣降低了,但前者会被认为更不公平。最近有研究调查了助推在全球的传播,发现已有51个国家的中央政府采取了受新行为科学影响的政策举措。
这个领域在随后的20年发展迅速,在《牛津行为经济学与法律手册》中有全面的回顾。投入成本增加引起的消费者价格提高通常是可以接受的,但因为市场势力增大而引起的价格提高则被认为是不公平的。
第三,养老金计划包含自动增长:在每次工资提高时,缴费率继续增加直至达到预设的最大值。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承诺在未来增加储蓄的雇员,允许退出也不会让他们的承诺化为空谈。
错误定价和有限套利 尽管上述贡献为我们观察到的金融市场收益提供了行为金融学解释,但这并不意味着收益实际上受过度反应或其他异常行为影响。在茨威格(Zweig,1973)和德龙等人(1990)的基础上,塞勒等人(1991)对封闭式基金之谜给出了解释——市场中存在抱持错误信念的噪音交易者。
计划者—实施者模型是一个早期的所谓两系统或二元模型,这在现代经济学和神经科学中已是很常见的人类行为模型。斯特罗茨展示了双曲贴现导致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当前的自我愿意在未来储蓄更多,但未来的自我更倾向于不实施这项计划。在经济萧条时期,雇主们不愿意降低雇员的(名义)工资,因为雇员会认为降薪是不公平的(也许还会通过不努力工作来报复雇主)。这些自我强加的经验法则尽管不太完美,也能限制实施者的行为。
他的贡献包括心理账户理论,即研究有限理性行为的新方法,计划者—实施者模型和自控问题的新框架,以及社会偏好研究。塞勒的行为金融学研究则主要关注以下两点:(1)研究投资者心理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巴博里、黄明和塞勒认为窄归集可以解释为什么相当多家庭不愿意参与股票市场,这也被称为股市参与不足之谜。有17%的独裁者选择平分这笔资金,表现出了强烈的公平偏好。
塞勒的第三个贡献是意识到社会偏好对于经济决策是必要的。李斯特(List,2004)证实在运动卡的非经销商样本群体中,禀赋效应确实存在,而在专职的运动卡经销商样本群体中不存在禀赋效应(让他们交易马克杯和糖果棒)。
如果那两个同学在实验第一阶段(即上文中的简单独裁者博弈)中的决策有所不同,那么这个学生将被要求在下面两种分配方案中选择: 5美元给你自己,5美元给在第一阶段中选择平分资金的同学,而在第一阶段选择拿走18美元的同学则什么都得不到。正如塞勒(1999)所讨论的,有证据显示,尽管加总损失对大多数人来说很困难,但大体上人们确实表现的如享乐编辑所假设的那样。于是司机在需求大的工作日驾驶更少,在需求低的工作日反而工作更多,这与标准经济理论的预测截然相反。经典的新古典理性跨期选择模型是由费雪(1930)、萨缪尔森(1937)提出的指数贴现模型。
他们研究了2008年汽油价格下跌50%时人们在常规和优质汽油之间的选择,并发现从常规汽油转向优质汽油的消费是标准需求模型预测的14倍。一些证据表明,禀赋效应在专业交易员主导的市场上并不显著。
代币交易完毕,一半的实验对象会得到可以卖给其余实验对象的马克杯。我们将在接下来的三节分别描述塞勒关于有限理性(第二节)、有限自控(第三节)和社会偏好(第四节)的贡献。
需要最低支付多少钱你才愿意加入这个项目?(感染之后不能治疗) 这两个问题都涉及0.001的死亡概率。但首次在自控研究中提出双重自我模型的是塞勒和谢夫林(1981)。